臺風的路徑有幾條?小編總結了以下信息,僅供參考。
1.西進型臺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,經過南海最后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,這種路線多發生在10-11月,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2.登陸型:臺風向西北方向移動,穿過臺灣海峽,在中國廣東、福建、浙江沿海登陸,并逐漸減弱為低氣壓。這類臺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。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“9015”和“9711”號兩次臺風,都屬此類型,7-8月基本都是此類路徑。
3.拋物線型:臺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,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,不登陸而轉向東北,向日本附近轉去,路徑呈拋物線形狀,這種路徑多發生在5-6月和9-11月臺風形成后,一般會移出源地并經過發展、減弱和消亡的演變過程。一個發展成熟的臺風,圓形渦旋半徑一般為500km~1000km,高度可達15km~20km,臺風由外圍區、最大風速區和臺風眼三部分組成。外圍區的風速從外向內增加,有螺旋狀云帶和陣性降水;最強烈的降水產生在最大風速區,平均寬8km~19km,它與臺風眼之間有環形云墻;臺風眼位于臺風中心區,最常見的臺風眼呈圓形或橢圓形狀,直徑約10km~70km不等,平均約45km,臺風眼的天氣表現為無風、少云和干暖。